吉首大學考研復試要求2025
更新時間:2024-08-02 11:02:39 編輯:考研派小莉

Add 吉首大學
復試學姐微信

復試學姐微信

關于《吉首大學復試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吉首大學復試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吉首大學復試考研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吉首大學考研復試要求2025來自吉首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吉首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吉首大學復試考研報考有用。
吉首大學考研復試要求2025:
研究生考試招生是國家選拔髙層次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復試是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根據《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函〔2020〕8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21〕2號)和《教育部關于加強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學〔2006〕4號)、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國家教育考試組考防疫工作指導意見》(教學廳〔2020〕8號)及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會議要求,在確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精準施策、嚴格管理,做好我校2021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經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決定,特制訂本方案。
一、復試工作原則
堅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和寧缺毋濫”的原則,積極探索科學、規范的復試辦法,嚴格執行復試程序,強化復試選拔功能。深化信息公開,不斷加強監督管理,切實嚴明招生紀律,確保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科學、規范、公平、公正、公開。
二、組織機構
(一)學校研究生復試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學校黨委書記、校長
副組長:分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校領導、分管紀檢監察工作的校領導
成員:學校保密委、研究生院、紀檢監察部門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
職責:統籌協調,全面負責學校的研究生招生、復試及錄取工作。
(二)學校研究生復試工作督查小組
學校成立由研究生院、紀檢監察部門等相關部門組成的學校研究生復試工作督查小組。全面監督、檢查學校復試和錄取工作,依法維護考生合法權益,依法依規查處考試招生中的有關違規違紀問題,并追究有關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三)學院復試工作領導小組、復試監督小組
學院復試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院長(或主要負責人)擔任,組員由分管負責人及學科負責人組成,全面負責本單位的復試和錄取工作。學院復試監督小組組長由學院黨委書記擔任,組員由分管副書記等人組成,負責學院復試過程各個環節的監督檢查,指派專人對復試錄像審看,并受理考生的舉報、投訴事宜。
(四)學科專業復試小組
具體由學院復試工作領導小組選派人員組成,負責本學科的復試工作。學科復試小組人員不少于5名,且應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職稱(博士學位等同副教授職稱),同時配備一名秘書全程記錄復試情況。
三、復試基本條件
(一)參加全國統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所有統考考生初試成績須達到所報考專業對應的學科門類分數線(B類考生)要求。其中,會計專業碩士考生進入復試的總分成績要求:總分≥193分。
(二)我校接收“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總分≥249分(總分為300分≥155分),單科(滿分=100分)≥30分,單科(滿分>100分)≥45分。
(三)享受少數民族政策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總分≥249分,單科(滿分=100分)≥30分,單科(滿分>100分)≥45分。
(四)各學院可根據招生計劃、生源情況、學科專業特點等,向上調整復試分數線(含士兵計劃復試分數線)。
(五)考生符合《吉首大學2021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的相關規定及要求,并且資格審查合格。
(六)我校各專業均不接收破格申請。
(七)具備教育部規定加分資格(如“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等)的考生,由學院審核有關材料,并上報研究生院復核。符合享受少數民族政策的考生在學校規定時間內向我校研究生院招生管理科提出書面申請。
(八)已取得推薦免試資格的推免生在推薦階段已進行了復試,不再參加本次復試。
(九)在符合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的生源充足的情況下,復試應采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一般不低于120%,招生計劃較少的學科專業可以適度擴大差額復試比例。符合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的生源數量少于招生計劃120%的學科專業,一般應安排全部合格生源參加復試。
四、調劑
(一)調劑基本要求:
1.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2.考生初試成績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在國家B類地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3.調入專業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學科門類范圍內。
4.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
5.對申請同一專業、初試科目完全相同的調劑考生,按考生初試成績擇優確定復試名單。未按時回復或拒絕復試者,取消復試資格并按初試總成績順延通知其他考生。
6.對申請同一專業,報考不同學校或初試科目不同的調劑考生,由于考生一志愿報考高校差異,考生總成績不具備可比性。在符合各學院附加選拔條件的情況下,如報考學校、專業完全相同的調劑考生,按初試成績擇優確定復試名單;如初試科目不完全相同的調劑考生,按照專業相關度、綜合能力以及統考成績擇優遴選確定復試名單。未按時回復或拒絕復試者,取消復試資格并順延通知其他考生。
7.第一志愿報考旅游管理、公共管理、會計、圖書情報專業學位碩士的考生,在滿足調入專業報考條件的基礎上,可申請相互調劑,但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的考生也不得調入該專業。第一志愿報考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的考生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的考生也不得調入該專業。
8.接收調劑考生以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考生填報的調劑志愿為準。
9.各學院可根據學科差異,制定與學生學業水平相關的調劑生選拔規則,擇優遴選進入復試的考生名單。
(二)調劑程序
1.公布缺額信息公告
學校將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結合復試分數線等情況,在我校研究生院官網分批次發布我校各專業缺額信息公告,公告中向考生明確告知我校在調劑系統中開始接收調劑志愿申請的具體時間,并同時發布調劑要求。調劑系統每次開放時間為12小時(部分調劑人數少的學科適當延長調劑系統開放時間),關閉報名系統后進行考生報考志愿的數據整理及篩選。為確保調劑工作的公平性,我校每次在調劑系統開放前,都將提前在研究生院官網發布缺額信息公告。
2.考生申請調劑
所有符合我校各相關學科調劑條件的考生均須在中國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報名申請調劑。部分考生填報調劑信息之后,因個人原因或者不符合招生單位復試條件的考生將于36小時之內解鎖。
3.發送復試通知
報名系統關閉后,我校將對系統內的調劑申請志愿進行整理和篩選,對符合我校復試要求的,我校將通過中國研招網調劑系統發送復試通知,考生在收到短信提醒后須在2小時內登錄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確認同意參加復試,并按照復試通知要求與各學院取得聯系。
4.取消復試資格
對于未在規定時間確認復試通知及已確認卻未在規定時間內參加復試的考生,將視為自動放棄我校復試資格。
5.參加復試
復試具體時間以報考學院通知為準。具體復試參照各學院的復試工作實施細則執行。
五、復試總體安排
學校一志愿上線考生和調劑考生分階段進行復試,但執行相同的復試辦法。
(一)復試時間
各學院在2021年4月12日前完成第一志愿考生復試工作,2021年4月25日前完成調劑考生復試工作。復試時間、地點、內容、復試方式及復試形式等具體安排由各學院確定。
(二)資格審查
學校原則上以現場審核為主,以線上審核為輔形式對考生進行資格審核。線上審核的考生須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將下列相應材料原件的掃描版(jpg/pdf 格式)提交到指定的電子郵箱,復印件于新生報到時提交至學院留存。復試前,各學院要積極運用“人臉識別”、“人證識別”、“報考庫”、“學籍學歷庫”、“考生考試誠信檔案庫”等對考生的學歷學位證書、學歷學籍核驗結果等進行嚴格審查核驗。經審查,若發現考生不符合報考條件,取消其復試資格。資格審查材料如下:
1.應屆生:二代身份證原件、初試準考證原件、學生證原件或學信網在線學籍認證報告(注:如為線上審核,其所稱“原件”是指原件掃描版,下同)。
2.往屆生:二代身份證原件、初試準考證原件、本科畢業證書原件、學士學位證書原件和教育部學信網下載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復印件方可進行現場資格審查。專科起點獲本科畢業證或者專升本的考生還需提交專科畢業證;在國外獲得學位的考生,提供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
3.大學生退役士兵計劃考生還須提供《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原件及復印件。
4.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表需由考生檔案所在單位的人事、政工部門加蓋印章;無學習或工作單位人員可由戶籍所在地村委、居委會黨組織或檔案保管單位人事部門開出相關證明。
(三)復試方式
根據湘西自治州和張家界市防疫要求和學校學科特點及專業要求,在確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學校決定復試組織方式以現場復試為主、線上復試為輔的形式對考生進行復試,但同一招生單位同一專業,應盡可能采取同一種復試方式。
(四)復試準備
1.學院需做好以下準備:
(1)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提升對考生的咨詢服務能力。并暢通考生聯系咨詢通道,安排專人受理考生咨詢,及時為考生答疑解惑。及時、準確解讀招生學科復試工作實施細則的內容和相關要求,特別是復試時間、方式、流程等安排,讓社會和考生充分知曉,確保復試組織工作順暢有序。
如線上復試,則更要加強對考生參加線上復試工作的指導,向考生詳細介紹有關軟件平臺使用辦法、復試流程和相關要求等。
(2)細化流程、模擬演練,做好應急預案。全面審視、認真思考,細化復試環節全過程,實現無縫鏈接、閉環管理,確保復試工作的安全平穩;有效組織、科學管理,充分借助模擬演練,完善復試流程、積累經驗,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做好復試所需場地安排、衛生消毒、后勤補給等各項準備工作;做好復試時疫情防控方面的應急預案及其他方面的應急預案。
如線上復試,還需做好復試時導師端和考生端的軟硬件設備出現問題的應急預案;做好復試時由于網絡原因造成影響的應急預案;做好線上復試所需軟硬件設備、備用設備等各項準備工作。
2.考生現場復試需做好以下準備:
(1)通過手機獲取健康碼,獲取綠色健康碼滿14天(健康碼在微信支付平臺上的"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防疫健康碼"或"湖南省居民健康卡"上注冊,自動生成。健康碼為紅色、身體有發熱等異常的學生必須向所在研究生秘書報告,按應急處理辦法執行。
(2)復試前14天內未接觸確診或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沒有出國(境)旅行史或接觸過國(境)外人員。
(3)規劃好來校參加復試路線,將行程規劃、到校時間報告給學院研究生秘書;來校途中做好個人防護,確保行程安全。
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同學(含復試前去過上述地區的同學)建議在復試報到前進行1次核酸檢測,且結果為陰性(須提供檢驗報告,檢測時間建議為復試前3天內。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按應急處理辦法執行)。
(4)必要文具。
(5)按照學院要求準備其他相關材料。
3.考生線上復試需做好以下準備:
(1)能夠采集音頻、視頻的設備(電腦、手機等設備)和配件(電源、支架)若干,并按照招生學院要求在設備中安裝好必要軟件。
(2)良好的網絡環境。
(3)“三機位”要求。“第一機位”采集考生音、視頻源(考生正前方);“第二機位”采集考生“第一機位”顯示器的音、視頻源(考生側后方);“第三機位”采集考生所處環境的整體情況(遠端)。
(4)環境簡潔、無遮擋、無死角、無其他人員。
(5)必要文具。
(6)按照學院要求準備其他相關材料。
(五)復試內容
各學院要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和辦學特色,精心設計復試內容,確保復試考核科學有效、公平公正。要通過考生大學學習成績單、畢業論文、科研成果等補充材料,加強對考生既往學業、一貫表現、科研能力、綜合素質和思想品德等情況的全面考查。復試內容具體包括專業筆試、綜合素質及能力考察、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等三部分。
1.專業筆試(滿分100分)
主要為專業課考試,考試時間為2小時,滿分為100分,復試考試科目見《吉首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
2.綜合素質及能力考察(滿分100分)
采用面試、實驗、專業技能(包括臨床操作、專業表演)等多種形式進行。通過考生大學學習成績單、畢業論文、科研成果等材料,全方位考察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人文素養、舉止、表達、禮儀和對該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學科前沿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和理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創新能力。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考察每位考生必須有文字記錄和評分。
3.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滿分100分)
以口語對話形式考察學生外語聽說能力,由各學院選派具有相應外語能力的專任教師進行考查。
4.管理類聯考思想政治理論考試(滿分100分)
報考公共管理(125200)、會計(125300)、旅游管理(125400)、圖書情報(125500)的考生,必須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考試,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5.加試(滿分100分)
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不可與初試科目、復試筆試科目相同),加試方式為閉卷筆試,成績不計入復試總成績。跨專業考生加試專業基礎課權限由學院決定。加試具體科目以學校《吉首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中的“同等學力加試筆試科目”為準。報考公共管理、法律碩士(非法學)、旅游管理碩士的同等學力考生不加試。
(六)復試流程安排
1.各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有關政策制定本學院復試錄取方案,并于3月26日前上報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審核后方可向社會公布。方案內容應包括:組織管理機構;復試內容、復試形式(包括外語聽力口語測試和面試)和復試規則;復試時間、地點和程序安排;調劑要求(包括接收調劑的學科專業、擬調劑人數、調劑專業要求等)、錄取規則(擬錄取名單的確定)等內容。
2.各學院在復試前3天向參加復試的考生發出復試通知,確保通知到位,并做好電話記錄。
3.各學院于復試前一天對考生進行資格審查(如線上復試則組織考生線上報到及測試設備)。學院對資格審查通過的考生,指導完成網上繳費手續(復試費標準為湖南省物價局核準的120元/生)。
4.各學院組織考生進行復試前,應準備好復試工作的各項材料。復試完后,應及時將《碩士研究生復試情況登記表》、《碩士研究生復試面試表》、《擬錄取碩士研究生情況審批表》以及評分記錄送交研究生院審核并統一保管;考生報考材料及其它復試材料、音像介質由學院保存3年備查。
5.各學院應加強對考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考察,由各學院選派具有相應能力的專任教師或聯系學校心理中心老師進行考查。
6.學校招生領導小組審查通過各學院提交的擬錄取名單后,公布擬錄取名單,在此之前,嚴禁各學院以任何理由公布擬錄取名單。
(七)復試工作要求
1.各學院院長(或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研究生復試工作要親自把關、親自協調、親自督查。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復試錄取工作。
2.建立健全“隨機確定考生復試次序”“隨機確定導師組組成人員”“隨機抽取復試試題”的“三隨機”工作機制。
3.加強導師培訓,強化保密意識、責任意識和法治意識,充分發揮和規范導師在復試選拔中的作用(如線上復試,還需提高導師運用相關軟硬件的能力)。
4.各學院在復試前對復試工作人員進行政策、業務、紀律、安全保密(線上復試還需加強網絡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各學院專業復試小組在復試前和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負責系統的運維和復試組織協調。
5.提前通知通過資格審核的考生復試時間和要求,并積極指導考生來校的安全教育(特別是疫情防控安全事宜),做好復試準備工作。
6.確定復試專家名單和復試場地,考場布置對考試使用的設備、平臺進行測試,復試前對考試場地進行消殺處理。
7.在規定時間組織專家在指定考場進行復試,要求專家及工作人員戴口罩,考生抽取考試次序,在完成身份驗證后開始考試,考生隨機抽取考試試題,專家現場打分,秘書負責記錄及成績匯總。
8.復試小組每個評委各自獨立給考生評分,取算術平均值為最終成績。復試小組安排秘書如實記錄每位考生的作答情況,并統計復試小組成員各自的評分,計算平均分成績。評分記錄要上交研究生院集中統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動。復試期間,所有工作人員不得攜帶通訊工具進入復試場所。除工作人員外,其他人不得進入復試場所。
9.復試試題(包括筆試科目和面試的抽題問答等)及其標準答案在啟用前屬機密材料。各學院按照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初試自命題管理規定、考務工作管理規定嚴格管理復試工作,違反規定的將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追責問責。
10.招生領導小組安排督察組以管理員身份隨機對各學科專業復試進行檢查督導。
(八)線上復試應急準備
總結2020年線上復試的經驗,各學院做好本學院線上復試工作預案,針對中高風險地區及境外考生積極做好線上復試的應急準備。具體如下:
1.結合去年線上復試的經驗,線上復試由原來的“雙機位”調整為“三機位”線上考試。
2.研究生院招生管理科和網絡信息中心負責對各學院招生秘書進行線上面試系統功能培訓。
3.由招生學院安排專人聯系考生解讀復試考核方式、復試筆試大綱、題型等要求,通知考生下載指定的線上面試系統軟件、建立群組,并指導使用。
4.考生在網絡系統中必須簽訂《誠信復試承諾書》,確保提交材料真實和復試過程誠信。
5.提前通知考生準備線上復試所需設備,安排考生進行復試平臺測試,確保所有參加線上復試的考生具備線上復試的條件。
6.各學院統籌安排參加不同復試方式的考生,確保考試流程、導師組組成人員、選拔標準的一致性。
7.各學院命制復試試題的難易程度一定要與現場復試難易程度一致,不得有雷同,特別是面試題目不得有重復。
六、錄取
(一)綜合成績計算方法
1.學術型學位類專業按下列規則計算綜合成績:
初試成績占60%、復試成績占40%(外語能力測試占5%、專業課筆試占10%、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占25%),計算方式如下:
初試總成績÷5×0.6=A(滿分為500分);
復試成績B=外語能力測試成績×0.05+專業課筆試成績×0.1+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成績×0.25;
綜合成績=A+B。
2.專業型學位類專業按下列規則計算綜合成績:
初試成績占50%,復試成績占50%(復試成績為專業課筆試、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外語能力測試、管理類聯考必須加試政治理論,且比重不低于復試成績的10%。),具體復試項目及成績構成比例以學院規定的為準。
(二)錄取規則
1.專業課筆試成績、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成績、專業學位的專業技能成績以及加試成績不合格者(60分為合格分),不予錄取;如沒有完整參加各個環節的復試,則視為復試不合格,不予錄取。
2.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及體檢不作量化計入總成績,但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復試舞弊者,取消復試成績,不予錄取。
3.綜合成績為考生能否被錄取的基本依據,各學院應根據分專業招生計劃,擇優錄取。先按綜合成績錄取一志愿復試合格考生,剩余指標由調劑生按綜合成績排名進行錄取。若綜合成績相同,則依次按照初試成績、統考科目成績高低順序確定名次。
4.有擬錄取考生放棄錄取資格者,在本學科內按綜合成績順延遞補擬錄取;如該學科內無遞補人員,則由校招生領導小組將其招生計劃進行相應調整,進行遞補擬錄取。
5.我校將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對所有擬錄取考生(含一志愿)發送擬錄取通知,所有考生必須在通知發送后的6小時內接收該通知,否則視為自動放棄錄取資格。
(三)其他情況
對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考生不予擬錄取或取消擬錄取資格:
1.報考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須在擬錄取名單公示期內與我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否則取消錄取資格;
2.報考非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被錄取后,應按調檔函規定的時間轉入個人人事檔案,逾期不能轉入檔案的,取消其錄取資格;
3.對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者不予錄取;
4.未通過學歷(學籍)審核的考生不予錄取;
5.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9月1日前)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6.新生應按時報到。不能按時報到且無正當理由和有關證明的,無故逾期2周不報到,將取消其入學資格。
七、招生計劃管理
(一)各學院可根據生源實際對本單位的招生學科(類別)、專業(領域)招生計劃進行適當、合理的調整,但必須經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同意,擬錄取數不得超過學院的總招生計劃數,調整招生計劃時要及時對外公布。
(二)推免生、“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均包含在下達的2021年招生計劃內。
(三)學校根據一志愿考生復試情況于4月12日前對各專業招生計劃進行首次調整,并向社會公布,各學院按調整后的計劃進行調劑復試工作。截止4月25日,各學院未完成的招生計劃由學校統一收回,重新分配。
八、信息公開
(一)各學院必須提前公布復試實施細則、復試人員名單、調劑條件及缺額數量。本著“誰公開、誰把關”“誰公開、誰解釋”的原則,積極推進招生信息公開制度。
(二)我校將對復試名單(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編號、初試各科成績等信息)、擬錄取名單(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編號、初試成績、復試成績、總成績等信息)、復試工作方案和實施細則等信息在研究生院官網上進行公示,對參加專項計劃、享受加分或照顧政策的考生相關情況,在公布考生名單時同時進行說明。
(三)招生單位(含所屬院、系、所)調劑工作具體要求、工作程序、調劑復試辦法、調劑錄取名單等信息。復試和擬錄取名單,其中: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等專項計劃、享受初試加分或照顧政策考生的相關情況應說明。
(四)學校發布的擬錄取名單公示時間10個工作日。公示期間名單不得修改,名單如有變動,須對變動部分做出說明,并對變動內容另行公示10個工作日。未經公示的考生不得錄取。
九、復試監督及紀律要求
(一)復試錄取工作應認真貫徹“公平、公正、客觀準確”的原則,切實做到公正無私、不走過場,嚴格把好復試質量關。各學院要切實加強對復試錄取工作的檢查和監督。凡違反招生紀律并造成嚴重后果者,將嚴肅查處。對于復試后不被錄取的考生,要及時做好必要的解釋及調劑工作。
(二)各學院主管研究生的相關領導在復試成績公布一周內接受考生申訴,對申訴問題經調查屬實的責成復試小組復議,若考生對復議結果還有異議,由各學院主管研究生的相關領導報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復議。
(三)對在復試過程中有違規行為的考生,一經查實,即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等規定嚴肅處理,取消錄取資格,記入《考生考試誠信檔案》。入學后3個月內,各招生學院要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有關要求,對所有考生進行全面復查。復查不合格的,取消學籍;情節嚴重的,移交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四)健全信訪舉報制度。學校公布信訪舉報電子信箱和電話號碼,研究生院負責受理申訴、投訴等信訪事宜,電話:0743-8565122、電子郵箱:jsuyzb@jsu.edu.cn;紀檢監察部門負責受理研究生復試過程中檢舉、控告事宜,電話:0743-8564814。
十、體檢
考生參照教育部、衛生部、殘聯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文件自行體檢,并在擬錄取公示期間,提交二級甲等以上醫院近三個月之內的體檢報告掃描件。
十一、其他注意事項
(一)學費標準以湖南省發改委最新文件為準;
(二)未按規定時間到我校參加復試的考生按棄權處理;
(三)所有考生的初試成績不提供打印材料,考生可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自行下載并打印初試成績;
(四)本方案最終解釋權歸吉首大學研究生院。
吉首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辦法
根據《關于做好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的通知》(教學司〔2024〕1 號)、《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23〕2號)和湖南省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會議要求,為做好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經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制訂本工作辦法。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全面衡量、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寧缺毋濫原則,嚴格規范執行招生政策,嚴格復試組織管理,嚴格復試考核標準,提高復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切實做好復試錄取各項工作,確保招生質量,確保公平公正。
二、組織機構
(一)學校管理機構
1.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校黨委書記 校長
副組長:分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校領導 校紀委書記
成 員:研究生院、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保密委辦公室主要負責人
職 責:落實教育部、省教育廳、省考試院有關招生政策規定,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訂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方案;加強組織協調,統籌和推進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嚴格執行“集體議事、集體決策、會議決定”的規程,審議決策考試招生重大事項;指導學校的研究生計劃分配、組考、復試及錄取等各項招生工作。
2.復試錄取工作監督小組
組 長:校紀委書記
成 員: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研究生院以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
職 責:監督、檢查各學院復試和錄取工作情況。
3.復試應急管理領導小組
組 長:分管研究生教育的校領導
成 員:黨政辦、宣傳部、保衛部、后勤管理處、信息化中心、研究生院
職 責:研究生院負責組織協調,統籌做好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后勤管理處做好復試錄取過程中的公共衛生和后勤保障工作;宣傳部、保衛部、信息化中心等部門配合做好輿情應對、安全保障等工作。
(二)學院管理機構
1.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組
組 長:院長
副組長:分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院領導
成 員:研究生導師代表、研究生秘書、研究生專干等教師
職 責:實行組長負責制,全面負責本單位的復試、宣傳、后勤、安全等工作。
2.學院復試監督小組(學院復試應急管理領導小組)
各學院成立由學院黨委書記為負責人的復試監督小組,負責學院復試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監督檢查,并受理考生的舉報、投訴事宜。
3.學科專業復試小組
具體由學院復試工作領導小組選派人員組成,負責本學科的復試工作。學科復試小組人員不少于5名,且應具有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學位專任教師)及以上職稱,同時配備一名秘書全程記錄復試情況。
三、復試基本條件
(一)學校自主劃線學科專業如下:
學科專業 代碼 |
學科專業(領域)名稱 |
單科 (滿分=100) |
單科 (滿分>100) |
總分線 |
125300 | 會計 | 47 | 94 | 210 |
030500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44 | 66 | 332 |
045200 | 體育 | 38 | 114 | 311 |
045103 | 學科教學(語文) | 48 | 72 | 356 |
125500 | 圖書情報 | 46 | 92 | 201 |
105101 | 內科學 | 39 | 117 | 300 |
105111 | 外科學 | 39 | 117 | 303 |
105116 | 眼科學 | 39 | 117 | 305 |
105118 | 麻醉學 | 39 | 117 | 323 |
105400 | 護理 | 39 | 117 | 320 |
135300 | 舞蹈 | 37 | 56 | 357 |
(三)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考生進入復試基本要求:其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在國家B區的學科專業(領域)規定的復試分數線基礎上,報考科目滿分為500分的,總分線降30分;報考科目滿分為300分的,總分線降15分;單科(滿分=100分)≥30分,單科(滿分>100分)≥45分。
(四)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其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在學校確定的學科專業(領域)復試分數線基礎上,報考科目滿分為500分的,總分線降20分,且總分不得低于251分;報考科目滿分為300分的,總分線降15分,且總分不得低于151分;單科(滿分=100分)≥30分,單科(滿分>100分)≥45分。
(五)考生符合《吉首大學2024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的相關規定及要求,并且資格審查合格。
(六)我校各專業均不接收破格申請。
(七)學院可根據招生計劃、生源情況、學科專業特點等劃定學科專業復試分數線,報研究生院審核同意,學院所劃定的復試分數線不得低于學校確定的復試分數線。
(八)具備教育部規定加分資格(如“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等)的考生,由學院審核有關材料,并上報研究生院復核。符合享受少數民族政策的考生在復試前提交材料到研究生院招生管理科審核。
(九)已取得推薦免試資格的推免生在推薦階段已進行了復試,不再參加本次復試。
(十)在符合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的生源充足的情況下,復試應采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一般不低于120%,招生計劃較少的學科專業可以適度擴大差額復試比例。符合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的生源數量低于招生計劃150%的學科專業,一般應安排全部合格生源參加復試。
四、調劑
學校各學科專業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時,方可組織開展調劑工作。若學院學科專業的調劑計劃人數少于2人,將不開通調劑系統,學院內招生計劃進行相應的調整。
(一)調劑的基本條件
1.初試成績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B類考生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并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詳細見我校2024年招生簡章)。
2.調入專業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要相同或相近,原則上應在同一學科門類范圍內(材料與化工[0856]、資源與環境[0857]、生物與醫藥[0860]除外)。詳細見《學院調劑專業接收第一志愿報考專業范圍匯總》。
3.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原則上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材料與化工[0856]、資源與環境[0857]、生物與醫藥[0860]除外)。
4.第一志愿報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會計、圖書情報、審計專業學位碩士的考生,在滿足調入專業報考條件、且初試成績同時符合調出專業和調入專業B類考生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可以申請調入我校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專業學位碩士。
5.法律(法學)和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均只接受第一志愿報考相應方向的考生,其他專業方向的考生不能申請調入這兩個專業。
(二)復試遴選規則
1.對于申請同一專業且初試科目完全相同的調劑考生,我們將根據考生的初試成績進行擇優篩選,確定復試名單。若考生在6小時內未按時回復或明確拒絕復試,將取消其復試資格,并按照初試總成績順延通知其他考生參加復試。
2.對申請同一專業,報考不同學校或初試科目不同的調劑考生,由于考生一志愿報考高校差異,考生總成績不具備可比性。在符合各學院附加選拔條件的情況下,如報考學校、專業完全相同的調劑考生,按初試成績擇優確定復試名單;如初試科目不完全相同的調劑考生,按照專業相關度、綜合能力以及統考成績擇優遴選確定復試名單。若考生在6小時內未按時回復或拒絕復試,將取消其復試資格,并依次通知其他考生。
3.各學院可根據學科差異,制定與學生學業水平相關的調劑生選拔規則,擇優遴選進入復試的考生名單。
(三)調劑的基本程序
1.研究生院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發布調劑信息。
2.考生在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內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調劑系統提交調劑申請。
3.各學院根據調劑規則遴選符合條件的考生,并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通知考生復試。考生需及時查看“復試通知”并確認。考生須于6小時內接收“復試通知”,否則將取消其復試資格。
4. 考生在收到“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調劑系統發出的復試通知后,務必在參加我校復試前完成繳費程序。若考生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繳費,將視為自動放棄我校復試資格。
5.調劑復試完成后, 學院上報擬錄取結果至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匯總擬錄取結果上報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審核通過后,研究生院通過調劑系統向學生發送擬錄取通知。考生須在6小時內登錄調劑系統接受擬錄取通知,否則視為自動放棄。
6.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對擬錄取考生進行終審,審核未通過者,將取消錄取。
五、復試總體安排
(一)復試準備
1.各學院需做好以下準備:
(1)各院系要嚴格落實教育部、湖南省有關規定要求,制訂本學院的復試錄取工作方案;要參照《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工作指導規范》命制復試試題,并保證足夠的試題數量;要嚴格落實“兩識別”、“四比對”的考生基本情況比對;要加強考生誠信教育,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考試氛圍;要堅持并完善對選定考生次序、確定導師組(5人一組)成員、抽取復試試題的隨機管理方式,加強過程監管,確保公平公正;要嚴格復試導師遴選、培訓和管理,強化政策意識、保密意識和責任意識;要全程錄音錄像,以備復查。
(2)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提升對考生的咨詢服務能力。并暢通考生聯系咨詢通道,安排專人受理考生咨詢,及時為考生答疑解惑。及時、準確解讀招生學科復試工作實施細則的內容和相關要求,特別是復試時間、方式、流程等安排,讓社會和考生充分知曉,確保復試組織工作順暢有序。加強對考生參加復試工作的指導,向考生詳細介紹復試流程和相關要求等。
(3)細化流程、模擬演練,做好應急預案。全面審視、認真思考,細化復試環節全過程,實現無縫鏈接、閉環管理,確保復試工作的安全平穩;有效組織、科學管理,完善復試流程、積累經驗,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做好復試時的各項應急預案。
(4)做好復試現場所需軟硬件設備、場地安排、衛生消毒、后勤補給等各項準備工作,嚴格落實校園公共區域日常衛生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
2.考生需做好以下準備:
(1)必要文具。
(2)按照學院要求準備其他相關材料。
(二)復試時間
我校碩士研究生一志愿線復試時間為2024年3月28日-4月8日,調劑志愿復試時間為2024年4月11日-4月18日。
(三)繳納復試費
收到復試通知后,請按繳費說明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復試費繳納(120元/次)。復試費一經繳納,概不退回。
(四)資格審查
資格審查由各學院負責,對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進行資審查。考生在完成復試費繳納后,按要求提交下列材料(掃描件或照片):
1.本人有效身份證。
2.畢業證書、學位證書(應屆生為學生證、《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
3.往屆考生需提交教育部學信網出具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持國外學歷的考生,須上傳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證書。
4.未畢業自考生,須提供考籍卡(證)、全國自學考試6科以上(含6科)成績單。
5.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該類考生應提交本人的《男(女)性應征公民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招錄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的考生允許申請轉為報考普通計劃,在提交紙質申請書經學院審核同意后,可參加普通計劃的調劑復試和錄取。
6.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考生身份以報考時查驗的身份證為準,復試時不得更改。資格審查時需提交戶口簿、身份證、報名以來工作單位的工資流水證明(應屆生除外)、社保證明(應屆生除外)等的原件及其復印件,以及定向協議書原件。
7.本人手寫簽名《誠信復試承諾書》(附件1)。
8.《吉首大學2024年招收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表》(附件2),情況表需由本人所在單位的人事、政工部門加蓋印章;無學習或工作單位人員可在其常住地街道辦事處或村委會開具相關證明)。
9.各學院單位規定的其他材料。
(五)復試方式和內容
我校碩士研究生復試采用現場復試方式,一志愿上線考生和調劑考生執行相同的復試辦法,由研究生院組織,各學院具體實施。各學院要確保復試過程安全、順暢、穩定,其復試時間、地點、內容、形式等具體安排以學院公布復試方案為準,且復試過程要求全程錄音錄像。
1.專業筆試:主要為專業課考試,閉卷考試,滿分為100分。復試考試科目見《吉首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
主要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專業技能等內容進行考察,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以面試形式為主,具體由學院自定。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現實表現,內容包括考生的政治立場、思想表現、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責任感、紀律性(遵紀守法)、協作性等方面。對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2)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大學階段學習情況及成績;全面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本學科(專業)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志愿服務等)或實際工作表現;人文素養和心理健康情況;舉止、表達和禮儀等方面的情況。
3.其他專項能力測試:為充分發揮復試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查作用,各學院還可根據學科專業(領域)特點及辦學特色決定復試內容,其中,專業型碩士可根據人才培養需要設立專業技能水平測試內容。
4.外語聽力及口語能力測試:時間一般不少于5分鐘,滿分100分,以口語對話形式考察學生外語聽說能力。具體以學院公布復試方案為準。
5.圖書情報碩士(125500)、公共管理碩士(125200)、旅游管理碩士(125400)、會計碩士(125300)須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考試,滿分為100分,成績按折算比例計入總成績。
6.心理測試。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均需進行心理測試。測試辦法由研究生院另行通知。
7.招生單位認為有必要時,可對考生再次進行復試。
8.加試: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至少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以跨專業參加復試的考生,復試是否加試專業基礎課由學院確定。每門課程考試時間為不少于60分鐘,滿分為100分,加試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總分。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具體科目見《吉首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加試方式為筆試。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公共管理碩士和旅游管理碩士的同等學力考生可以不加試。
六、錄取
(一)總成績計算方法
1.學術型碩士按下列規則計算總成績:
初試成績占60%、復試成績占40%。其復試內容主要包括:外語聽力及口語能力測試占總成績5%、專業課筆試占總成績10%、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占總成績25%,其計算方式如下:
初試折合百分制成績(A)=初試總成績÷5(或3),其滿分為500分成績除以5,初試滿分為300分成績除以3;
復試成績(B)=外語能力測試成績×5%+專業課筆試成績×10%+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成績×25%;
總成績=A×60%+B。
2.專業型碩士按下列規則計算總成績:
初試成績占50%,復試成績占50%。其復試內容主要包括:外語聽力及口語能力測試、專業課筆試成績、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成績、以及學院設立專業技能等復試內容,(其中,會計碩士、圖書情報碩士、旅游管理、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必須加試政治理論,且比重不低于復試成績的10%。)。具體復試內容及復試成績構成比例由學院確定。
(二)錄取規則
1.專業課筆試成績、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成績、專業技能成績(學院在專業型碩士中自設復試內容)、加試中任一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原則上60分為合格分);如沒有完整參加各個環節的復試,則視為復試不合格,不予錄取;復試舞弊者,取消復試成績,不予錄取。
2.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及體檢不作量化計入總成績,但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3.總成績為考生能否被錄取的基本依據,各學院應根據分專業招生計劃,擇優錄取。先按總成績錄取一志愿復試合格考生,剩余指標由調劑生按總成績排名進行錄取。若總成績相同,則依次按照初試成績、統考科目成績高低順序確定名次。
4.有擬錄取考生放棄錄取資格者,在本學科內按總成績順延遞補擬錄取;如該學科內無遞補人員,則由校招生領導小組將其招生計劃進行相應調整,進行遞補擬錄取。
5.我校將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對所有擬錄取考生(含一志愿)發送擬錄取通知,所有考生必須在通知發送后的6小時內接收該通知,否則視為自動放棄錄取資格。
(三)其他情況
對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考生不予擬錄取或取消擬錄取資格:
1.報考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須在擬錄取名單公示期內與我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否則取消錄取資格;
2.報考非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被錄取后,應按調檔函規定的時間轉入個人人事檔案,逾期不能轉入檔案的,取消其錄取資格;
3.對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者不予錄取;
4.未通過學歷(學籍)審核的考生不予錄取;
5.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9月1日前)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6.新生應按時報到。不能按時報到且無正當理由和有關證明的,無故逾期2周不報到,將取消其入學資格。
七、招生計劃管理
1.各學院可根據生源實際對本單位的招生學科專業(領域)招生計劃進行適當、合理的調整,但必須經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同意,擬錄取數不得超過學院的總招生計劃數,調整招生計劃時要及時對外公布。
2.推免生、“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均包含在下達的2024年招生計劃內。
3.截止4月18日,各學院仍未完成的招生計劃將由學校統一收回,重新分配。
八、信息公開
1.各學院必須提前公布復試實施細則、復試人員名單、調劑條件及缺額數量。本著“誰公開、誰把關”“誰公開、誰解釋”的原則,積極推進招生信息公開制度。
2.我校將對復試名單(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編號、初試各科成績等信息)、擬錄取名單(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編號、初試成績、復試成績、總成績等信息)、復試工作方案和實施細則等信息在研究生院官網上進行公示,對參加專項計劃、享受加分或照顧政策的考生相關情況,在公布考生名單時同時進行說明。
3.招生單位調劑工作具體要求、工作程序、調劑復試辦法、調劑錄取名單等信息。復試和擬錄取名單,其中: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等專項計劃、享受初試加分或照顧政策考生的相關情況應說明。
4.學校發布的擬錄取名單公示時間10個工作日。公示期間名單不得修改,名單如有變動,須對變動部分做出說明,并對變動內容另行公示10個工作日。未經公示的考生不得錄取。
九、復試工作要求
1.學院應按照上級相關規定和學校關于復試工作的具體要求制定復試工作細則,明確復試、調劑相關原則、程序和相關要求,報研究生院審核。學院復試工作細則中對于回避制度、工作紀律等應有明確要求,各學院應嚴格遵守復試錄取規定和紀律要求,認真貫徹“公平、公正、客觀準確”的原則,切實做到公正無私、不走過場,嚴格把好復試質量關。各學院要切實加強對復試錄取工作的檢查和監督。對于復試后不被錄取的考生,要及時做好必要的解釋工作。凡違反招生紀律并造成嚴重后果者,一經查實將嚴肅追責查處。
2.各學院主管研究生的相關領導在復試成績公布一周內接受考生申訴,對申訴問題經調查屬實的責成復試小組復議,若考生對復議結果還有異議,由各學院主管研究生的相關領導報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復議。
3.對在復試過程中有違規行為的考生,一經查實,即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等規定嚴肅處理,取消錄取資格,記入《考生考試誠信檔案》。入學后3個月內,各招生學院要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有關要求,對所有考生進行全面復查。復查不合格的,取消學籍;情節嚴重的,移交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4.健全信訪舉報制度。學校統一公布信訪舉報電子信箱和電話號碼,受理考生申訴及信訪舉報事宜。監督電話:研究生院招生管理科0743-8561096,學校紀委辦0743-8564814 。
十、體檢
考生參照教育部、衛生部、殘聯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文件自行體檢,并在擬錄取公示期間,提交二級甲等以上醫院近三個月之內的體檢報告掃描件。
十一、其他注意事項
1.學費標準以湖南省發改委最新文件為準。
2.未按規定時間到我校參加復試的考生按棄權處理。
3.對填報虛假信息、提交虛假材料、考試作弊及其他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的考生,我校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紀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號)進行嚴肅處理,并通知考生所在單位(學校)。
4.請考生保持報名時所填聯系電話的暢通,以免影響復試、錄取等工作。聯系電話:吉首大學招生管理科:0743-8561096。
5.本方案最終解釋權歸吉首大學研究生院。
吉首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須知
學校根據《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23〕2號)、《關于做好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的通知》(教學司〔2024〕1號)和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會議要求,決定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采用現場復試方式進行。學校招生復試工作由研究生院組織,各學院具體實施,請參加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的考生提前做好準備。
一、復試時間
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分兩批進行:第一批為第一志愿考生復試,時間段為3月28日-4月8日;第二批為調劑考生復試,時間段為4月11日-4月18日,具體時間由報考學院通知。考生如未在報考學院規定的復試時間內參加現場復試(特殊考生除外)的,視為自動放棄復試資格。
二、考生復試前準備工作
1.規劃好來校參加復試的路線,將行程規劃、到校時間報告招生學院研究生秘書;來校途中做好個人防護,確保行程安全。
2.準備好必要文具。
3.按照學院要求準備其他相關材料。
三、復試費用
復試費標準:120元/人,具體繳費方式另行通知。一志愿復試考生繳費時間段為:3月28日-4月8日;調劑復試考生繳費時間段為:4月12日-4月18日。參加復試前完成繳費,未繳費者,視為自動放棄復試資格。繳費后因各種原因未參加復試的考生,已支付的復試費不予退還。
四、復試資格審查
參加復試的考生在規定時間到相關學院報到,學院核查考生資格,通過后方可參加復試。考生報到時須攜帶下列證明材料:
1.應屆生:二代身份證原件、初試準考證原件、學生證原件或學信網在線學籍認證報告。
2.往屆生:二代身份證原件、初試準考證原件、本科畢業證書原件、學士學位證書原件和學信網下載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專科起點獲本科畢業證或者專升本的考生還需提交專科畢業證;在國外獲得學位的考生,提供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
3.報考“大學生退役士兵計劃”考生還須提供《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原件及復印件。
4.“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考生還需提供就業證明或定向就業協議、近6個月工資流水證明和近6個月社保證明原件。
5.由考生檔案所在單位的人事、黨政部門加蓋印章的《吉首大學招收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表》(見附件),無學習或工作單位人員可由戶籍所在地村委、居委會黨組織或檔案保管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相關證明。
五、心理測試
所有進入復試的考生請在進入學院復試前完成心理測試,心理測試指南另行通知。未進行測試的考生不得參加復試。
六、復試方式和內容
我校碩士研究生復試采用現場復試方式,一志愿上線考生和調劑考生執行相同的復試辦法,由研究生院組織,各學院具體實施。各學院要確保復試過程安全、順暢、穩定,其復試時間、地點、內容、形式等具體安排以學院公布復試方案為準,且復試過程要求全程錄音錄像。
1.專業筆試:主要為專業課考試,閉卷考試,滿分為100分。復試考試科目見《吉首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
主要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專業技能等內容進行考察,以面試形式為主,具體由學院自定。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現實表現,內容包括考生的政治立場、思想表現、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責任感、紀律性(遵紀守法)、協作性等方面。對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2)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大學階段學習情況及成績;全面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本學科(專業)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志愿服務等)或實際工作表現;人文素養和心理健康情況;舉止、表達和禮儀等方面的情況。
3.其他專項能力測試:為充分發揮復試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查作用,各學院還可根據學科專業(領域)特點及辦學特色決定復試內容,其中,專業型碩士可根據人才培養需要設立專業技能水平測試內容。
4.外語聽力及口語能力測試:滿分100分,以口語對話形式考察學生外語聽說能力。具體以學院公布復試方案為準。
5.圖書情報碩士(125500)、公共管理碩士(125200)、旅游管理碩士(125400)、會計碩士(125300)須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考試,滿分為100分,成績按折算比例計入總成績。
6.心理測試。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均需進行心理測試。測試辦法由研究生院另行通知。
7.招生單位認為有必要時,可對考生再次進行復試。
8.加試: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至少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以跨專業參加復試的考生,復試是否加試專業基礎課由學院確定。每門課程考試時間為不少于60分鐘,滿分為100分,加試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總分。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具體科目見《吉首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加試方式為筆試。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公共管理碩士和旅游管理碩士的同等學力考生可以不加試。
七、錄取
(一)總成績計算方法
1.學術型碩士按下列規則計算總成績:
初試成績占60%、復試成績占40%。其復試內容主要包括:外語聽力及口語能力測試占總成績5%、專業課筆試占總成績10%、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占總成績25%,其計算方式如下:
初試折合百分制成績(A)=初試總成績÷5(或3),其滿分為500分成績除以5,初試滿分為300分成績除以3;
復試成績(B)=外語能力測試成績×5%+專業課筆試成績×10%+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成績×25%;
總成績=A×60%+B。
2.專業型碩士按下列規則計算總成績:
初試成績占50%,復試成績占50%。其復試內容主要包括:外語聽力及口語能力測試、專業課筆試成績、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成績、以及學院設立專業技能等復試內容,(其中,會計碩士、圖書情報碩士、旅游管理、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必須加試政治理論,且比重不低于復試成績的10%。)。具體復試內容及復試成績構成比例由學院確定。
(二)錄取規則
1.專業課筆試成績、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成績、專業技能成績(學院在專業型碩士中自設復試內容)、加試中任一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原則上60分為合格分);如沒有完整參加各個環節的復試,則視為復試不合格,不予錄取;復試舞弊者,取消復試成績,不予錄取。
2.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及體檢不作量化計入總成績,但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3.總成績為考生能否被錄取的基本依據,各學院應根據分專業招生計劃,擇優錄取。先按總成績錄取一志愿復試合格考生,剩余指標由調劑生按總成績排名進行錄取。若總成績相同,則依次按照初試成績、統考科目成績高低順序確定名次。
4.有擬錄取考生放棄錄取資格者,在本學科內按總成績順延遞補擬錄取;如該學科內無遞補人員,則由校招生領導小組將其招生計劃進行相應調整,進行遞補擬錄取。
5.我校將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對所有擬錄取考生(含一志愿)發送擬錄取通知,所有考生必須在通知發送后的6小時內接收該通知,否則視為自動放棄錄取資格。
(三)其他情況
對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考生不予擬錄取或取消擬錄取資格:
1.報考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須在擬錄取名單公示期內與我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否則取消錄取資格;
2.報考非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被錄取后,應按調檔函規定的時間轉入個人人事檔案,逾期不能轉入檔案的,取消其錄取資格;
3.對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者不予錄取;
4.未通過學歷(學籍)審核的考生不予錄取;
5.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9月1日前)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6.新生應按時報到。不能按時報到且無正當理由和有關證明的,無故逾期2周不報到,將取消其入學資格。
八、體檢
考生參照教育部、衛生部、殘聯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文件自行體檢,并在擬錄取公示期間,提交二級甲等以上醫院近三個月之內的體檢報告掃描件。
九、申訴及監督
學校統一公布信訪舉報電子信箱和電話號碼,受理考生申訴及信訪舉報事宜。監督電話:研究生院招生管理科0743-8561096,學校紀委辦0743-8564814。
十、其他注意事項
1.學費標準以湖南省發改委最新文件為準。
2.未按規定時間到我校參加復試的考生按棄權處理。
3.對填報虛假信息、提交虛假材料、考試作弊及其他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的考生,我校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紀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號)進行嚴肅處理,并通知考生所在單位(學校)。
4.請考生保持報名時所填聯系電話的暢通,以免影響復試、錄取等工作。聯系電話:吉首大學招生管理科:0743-8561096。
5.本方案最終解釋權歸吉首大學研究生院。
附件:吉首大學招收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表
吉首大學研究生院
2024年3月25日
一、復試時間
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分兩批進行:第一批為第一志愿考生復試,時間段為3月28日-4月8日;第二批為調劑考生復試,時間段為4月11日-4月18日,具體時間由報考學院通知。考生如未在報考學院規定的復試時間內參加現場復試(特殊考生除外)的,視為自動放棄復試資格。
二、考生復試前準備工作
1.規劃好來校參加復試的路線,將行程規劃、到校時間報告招生學院研究生秘書;來校途中做好個人防護,確保行程安全。
2.準備好必要文具。
3.按照學院要求準備其他相關材料。
三、復試費用
復試費標準:120元/人,具體繳費方式另行通知。一志愿復試考生繳費時間段為:3月28日-4月8日;調劑復試考生繳費時間段為:4月12日-4月18日。參加復試前完成繳費,未繳費者,視為自動放棄復試資格。繳費后因各種原因未參加復試的考生,已支付的復試費不予退還。
四、復試資格審查
參加復試的考生在規定時間到相關學院報到,學院核查考生資格,通過后方可參加復試。考生報到時須攜帶下列證明材料:
1.應屆生:二代身份證原件、初試準考證原件、學生證原件或學信網在線學籍認證報告。
2.往屆生:二代身份證原件、初試準考證原件、本科畢業證書原件、學士學位證書原件和學信網下載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專科起點獲本科畢業證或者專升本的考生還需提交專科畢業證;在國外獲得學位的考生,提供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
3.報考“大學生退役士兵計劃”考生還須提供《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原件及復印件。
4.“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考生還需提供就業證明或定向就業協議、近6個月工資流水證明和近6個月社保證明原件。
5.由考生檔案所在單位的人事、黨政部門加蓋印章的《吉首大學招收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表》(見附件),無學習或工作單位人員可由戶籍所在地村委、居委會黨組織或檔案保管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相關證明。
五、心理測試
所有進入復試的考生請在進入學院復試前完成心理測試,心理測試指南另行通知。未進行測試的考生不得參加復試。
六、復試方式和內容
我校碩士研究生復試采用現場復試方式,一志愿上線考生和調劑考生執行相同的復試辦法,由研究生院組織,各學院具體實施。各學院要確保復試過程安全、順暢、穩定,其復試時間、地點、內容、形式等具體安排以學院公布復試方案為準,且復試過程要求全程錄音錄像。
1.專業筆試:主要為專業課考試,閉卷考試,滿分為100分。復試考試科目見《吉首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
主要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專業技能等內容進行考察,以面試形式為主,具體由學院自定。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現實表現,內容包括考生的政治立場、思想表現、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責任感、紀律性(遵紀守法)、協作性等方面。對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2)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大學階段學習情況及成績;全面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本學科(專業)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志愿服務等)或實際工作表現;人文素養和心理健康情況;舉止、表達和禮儀等方面的情況。
3.其他專項能力測試:為充分發揮復試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查作用,各學院還可根據學科專業(領域)特點及辦學特色決定復試內容,其中,專業型碩士可根據人才培養需要設立專業技能水平測試內容。
4.外語聽力及口語能力測試:滿分100分,以口語對話形式考察學生外語聽說能力。具體以學院公布復試方案為準。
5.圖書情報碩士(125500)、公共管理碩士(125200)、旅游管理碩士(125400)、會計碩士(125300)須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考試,滿分為100分,成績按折算比例計入總成績。
6.心理測試。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均需進行心理測試。測試辦法由研究生院另行通知。
7.招生單位認為有必要時,可對考生再次進行復試。
8.加試: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至少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以跨專業參加復試的考生,復試是否加試專業基礎課由學院確定。每門課程考試時間為不少于60分鐘,滿分為100分,加試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總分。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具體科目見《吉首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加試方式為筆試。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公共管理碩士和旅游管理碩士的同等學力考生可以不加試。
七、錄取
(一)總成績計算方法
1.學術型碩士按下列規則計算總成績:
初試成績占60%、復試成績占40%。其復試內容主要包括:外語聽力及口語能力測試占總成績5%、專業課筆試占總成績10%、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占總成績25%,其計算方式如下:
初試折合百分制成績(A)=初試總成績÷5(或3),其滿分為500分成績除以5,初試滿分為300分成績除以3;
復試成績(B)=外語能力測試成績×5%+專業課筆試成績×10%+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成績×25%;
總成績=A×60%+B。
2.專業型碩士按下列規則計算總成績:
初試成績占50%,復試成績占50%。其復試內容主要包括:外語聽力及口語能力測試、專業課筆試成績、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成績、以及學院設立專業技能等復試內容,(其中,會計碩士、圖書情報碩士、旅游管理、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必須加試政治理論,且比重不低于復試成績的10%。)。具體復試內容及復試成績構成比例由學院確定。
(二)錄取規則
1.專業課筆試成績、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成績、專業技能成績(學院在專業型碩士中自設復試內容)、加試中任一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原則上60分為合格分);如沒有完整參加各個環節的復試,則視為復試不合格,不予錄取;復試舞弊者,取消復試成績,不予錄取。
2.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及體檢不作量化計入總成績,但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3.總成績為考生能否被錄取的基本依據,各學院應根據分專業招生計劃,擇優錄取。先按總成績錄取一志愿復試合格考生,剩余指標由調劑生按總成績排名進行錄取。若總成績相同,則依次按照初試成績、統考科目成績高低順序確定名次。
4.有擬錄取考生放棄錄取資格者,在本學科內按總成績順延遞補擬錄取;如該學科內無遞補人員,則由校招生領導小組將其招生計劃進行相應調整,進行遞補擬錄取。
5.我校將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對所有擬錄取考生(含一志愿)發送擬錄取通知,所有考生必須在通知發送后的6小時內接收該通知,否則視為自動放棄錄取資格。
(三)其他情況
對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考生不予擬錄取或取消擬錄取資格:
1.報考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須在擬錄取名單公示期內與我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否則取消錄取資格;
2.報考非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被錄取后,應按調檔函規定的時間轉入個人人事檔案,逾期不能轉入檔案的,取消其錄取資格;
3.對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者不予錄取;
4.未通過學歷(學籍)審核的考生不予錄取;
5.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9月1日前)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6.新生應按時報到。不能按時報到且無正當理由和有關證明的,無故逾期2周不報到,將取消其入學資格。
八、體檢
考生參照教育部、衛生部、殘聯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文件自行體檢,并在擬錄取公示期間,提交二級甲等以上醫院近三個月之內的體檢報告掃描件。
九、申訴及監督
學校統一公布信訪舉報電子信箱和電話號碼,受理考生申訴及信訪舉報事宜。監督電話:研究生院招生管理科0743-8561096,學校紀委辦0743-8564814。
十、其他注意事項
1.學費標準以湖南省發改委最新文件為準。
2.未按規定時間到我校參加復試的考生按棄權處理。
3.對填報虛假信息、提交虛假材料、考試作弊及其他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的考生,我校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紀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號)進行嚴肅處理,并通知考生所在單位(學校)。
4.請考生保持報名時所填聯系電話的暢通,以免影響復試、錄取等工作。聯系電話:吉首大學招生管理科:0743-8561096。
5.本方案最終解釋權歸吉首大學研究生院。
附件:吉首大學招收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表
吉首大學研究生院
2024年3月25日
- 附件【】已下載1682次
吉首大學013醫學院關于2023年碩士研究生調劑復試安排的通知
吉首大學013醫學院關于2023年碩士研究生調劑復試安排的通知是吉首大學公布的重要考研復試調劑文件,考研派小編收集整理,下載地址:
考研派還有吉首大學歷年調劑信息即調劑專業名額和錄取分數線,添加頁面上微信號,即可免費查詢。
吉首大學013醫學院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第一志愿復試名單
吉首大學013醫學院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第一志愿復試名單是吉首大學公布的重要考研復試調劑文件,考研派小編收集整理,下載地址:
考研派還有吉首大學歷年調劑信息即調劑專業名額和錄取分數線,添加頁面上微信號,即可免費查詢。
吉首大學013醫學院2023年碩士研究生第一志愿復試考生名單的通知
吉首大學013醫學院2023年碩士研究生第一志愿復試考生名單的通知是吉首大學公布的重要考研復試調劑文件,考研派小編收集整理,下載地址:
考研派還有吉首大學歷年調劑信息即調劑專業名額和錄取分數線,添加頁面上微信號,即可免費查詢。
吉首大學調劑到復試一般隔多久
吉首大學調劑到復試一般隔多久是考研一志愿報考吉首大學的同學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是吉首大學近幾年考研調劑去向的數據,僅供參考一志愿院校 | 最低分 | 最高分 | 調劑到院校 | 學校方式 | 專業 | 年份 |
吉首大學 | 380 | 380 | 新疆大學:1人。 | 全日制 | 030400民族學 | 2021 |
吉首大學 | 395 | 395 | 浙江農林大學:1人。 | 全日制 | 030500馬克思主義理論 | 2021 |
吉首大學 | 378 | 378 | 華東交通大學:1人。 | 全日制 | 070300化學 | 2021 |
吉首大學 | 357 | 357 | 南昌大學:1人。 | 全日制 | 105103老年醫學 | 2021 |
吉首大學 | 334 | 334 | 濱州醫學院:1人。 | 全日制 | 105111外科學 | 2021 |
吉首大學 | 327 | 327 | 溫州醫科大學:1人。 | 全日制 | 105120臨床檢驗診斷學 | 2021 |
吉首大學 | 205 | 205 | 南華大學:1人。 | 全日制 | 125100工商管理 | 2021 |
吉首大學 | 195 | 201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1人,湖北工業大學:1人。 | 非全日制 | 125300會計 | 2021 |
吉首大學 | 371 | 371 | 齊齊哈爾大學:1人。 | 全日制 | 130200音樂與舞蹈學 | 2021 |
吉首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復試內容和要求
復試方式和內容(具體以學院公布的復試方案為準)1、專業筆試:主要為專業課考試,滿分為100分。復試考試科目見《吉首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因疫情影響,考試形式為“雙機位”遠程考試,采用綜合性、開放性的能力型試題;采用合格性等級制評分,專業課筆試成績不量化計入復試成績。
2、綜合面試
主要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專業素質和能力、綜合素質和能力進行考察。面試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滿分為100分,具體面試形式由學院自定。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1)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主要考核考生本人的現實表現,內容包括考生的政治立場、思想表現、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對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2)專業素質和能力:大學階段學習情況及成績;全面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3)綜合素質和能力:本學科(專業)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方面的情況;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協作性和心理健康情況;人文素養;舉止、表達和禮儀等。
(4)為充分發揮復試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查作用,各學院可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及辦學特色決定復試內容。
3、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時間一般不少于5分鐘,滿分100分,以口語對話形式考察學生外語聽說能力。
4、管理類統考專業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圖書情報(125500)、公共管理(125200)、旅游管理(125400)、會計(125300)碩士考生須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考試,考試方式為筆試(或機試),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5、加試: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加試方式為筆試(或機試)。在復試中須加試至少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具體科目見《吉首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035101)、公共管理碩士(125200)和旅游管理碩士(125400)的同等學力考生可以不加試。
6、招生單位認為有必要時,可對考生再次進行復試。
7、學校一志愿上線考生和調劑考生分階段進行復試,但執行相同的復試辦法。
添加吉首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吉首大學考研成績查詢、吉首大學考研分數線、吉首大學報錄比、吉首大學考研群、吉首大學學姐微信、吉首大學考研真題、吉首大學專業目錄、吉首大學排名、吉首大學保研、吉首大學公眾號、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吉首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